電話:0757-8803 8666
傳真:0757-8803 8783
郵箱:info@news0101.com?
![]() ■祖廟街道將沿著豐收涌一河兩岸區域規劃建設 “豐收街·菁創聚 ”雙創園區。 ![]() ■2016年9月22日,中國·佛山石灣陶瓷創意谷啟動,八園區結盟。
在人大、政協分組討論上,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圍繞禪城特色小鎮創建紛紛建言獻策,有代表和委員建議,特色小鎮建設要遵循整體規劃原則,并與當地文化元素結合、與產業經濟發展聯動起來,避免出現“千鎮一律”現象,做出亮點做出特色,通過特色小鎮建設,推動產業向高端升級發展。 》整體規劃 盡快出臺特色小鎮指導性文件 “各地都在提特色小鎮,這成為了近期最熱門的話題,但是在佛山,目前還沒有見到有整體的指導性文件。”區政協委員周惠娜表示,特色小鎮涉及到城市基礎建設、產業經濟發展、文化旅游事業、生態環境優化、社會管理等各方面范疇,假如沒有一個統一的、整體的、科學的規劃,就難以有序地開展建設。 “禪城要打造多少個特色小鎮?每個特色小鎮的特點在哪里?怎樣分階段建設?要達到什么效果?哪些部門哪些企業要做什么事?這些都是要指導的。”周惠娜建議,政府應該盡快出臺方案,做好頂層設計,找準每個小鎮真正的亮點和吸引點,不能為了建設特色小鎮而建設特色小鎮,更加不能下達了要建設多少個小鎮的要求后,就由鎮街或部門單打獨斗去做,這樣容易造成小鎮特色撞車、“千鎮一律”,“每個小鎮只有錯位發展了,才會有競爭力。” 區人大代表翁家明則表示,除了整體規劃外,在建設特色小鎮的過程中,還需要研究住在小鎮上人們的生活習慣、產業需求,搭配完善的配套。“這些都需要政府加以研究分析、加以引導,這樣才能吸引到相關產業和人才的聚集,而不是跟風建設小鎮。” 》做出特色 植根本土文化經濟打造“高顏值”小鎮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特色小鎮要抓住產業特色、人文底蘊做文章,展現禪城獨有的嶺南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態特色,努力打造“高顏值”小鎮,既能觸摸記憶中的鄉愁,也能感受時代跳動的脈搏。 對此,周惠娜表示贊同。“佛山是歷史文化名城,禪城擁有佛山初地、祖廟、梁園等景點,還有武術、香云紗、粵劇等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小鎮建設中把這些文化元素融合進去,就大有文章可做。”周惠娜建議,除了文化、產業外,特色小鎮建設也應該把社會管理納進去,“特色小鎮建好后,涉及到管理問題,怎樣去維護小鎮的環境、衛生、治安,保護小鎮發展的持續性,這也是十分重要的。”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的幾個特色小鎮,均是植根于當地的文化和產業特色。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認為,特色小鎮最重要的是“特色”二字。農工黨禪城區總支和民建禪城區總支就提交了《以建設特色小鎮為契機,加快南莊北部紫洞片區可持續發展》的提案,該提案分析了紫洞村的區位優勢:擁有濱江景觀、?;~塘、革命烈士羅登賢故鄉、古火山遺址等旅游資源。提案建議充分挖掘紫洞片區獨有的嶺南文化積淀、獨特地貌特點和緊鄰南莊都市型產業集聚區的優勢,統籌融合宜創、宜業、宜居、宜游四個方面,深度挖掘包裝嶺南歷史文化街區紫洞墟,突出打造紫洞片區“特色小鎮”的區域品牌。 提案建議,在建設特色小鎮的過程中,要讓村民參與到特色小鎮的建設中來,使村民真切感受到特色小鎮的營建帶來的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生活品質的實惠。 目前南莊正在打造建陶小鎮,盡管南莊陶瓷企業很多,但缺少具有創造性的陶企。建議政府規劃一塊專門做陶瓷藝術加工的場地,聚集陶瓷產業的創造性,挖掘南莊陶瓷新的發展方向。 南莊的陶瓷實業比較多,但常規的陶瓷產品已經不能滿足市場,因此出現了比較高端的藝術陶瓷產品,這種陶瓷產品,市場價大概在每平方米500元左右,這也是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 ——區人大代表馮耀泉 》創新驅動 以特色小鎮創建提升企業創新創造力 區委書記劉東豪曾提到,禪城打造“4+N”特色小鎮,重點發揮嶺南文化、工匠精神、新經濟、創新創業四大主題。其中,在新經濟主題上,發揮信息化建設先發優勢,以創建廣東省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為抓手,主攻基于工業企業信息化改造和智能化改造的生產性服務業和大數據產業;在創新創業主題上,禪城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以“創客之城”為旗幟主攻創新創業。 區長孔海文也提到,禪城將把雙創園區與特色小鎮有機結合起來,建立一批具有禪城特色的、小而精、小而美的4+N雙創園區,這些雙創園區同時也是特色小鎮。 對此,區人大代表吳金軍表示,去年,其公司鴨梨科技進駐華南創谷,在禪城打造四大雙創園區以及張槎打造廣東省互聯網+小鎮的“順風車”下,鴨梨科技得到了快速發展。“啟動不到一年的時間,華南創谷已經聚集了幾十家禪城優秀的互聯網企業,推動著針織、電源等傳統產業的信息化發展。”吳金軍建議,政府在打造互聯網+小鎮的時候,能夠加大對互聯網產業的培育力度,促進企業借助信息化實現轉型升級。 無論是特色小鎮,還是創新創業,都需要走創新驅動戰略。區人大代表、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教授辛煥平表示,踐行創新驅動戰略,需要有創新發展的載體,也就是需要更多的創新產業園區、創新創業孵化器。“相比廣州、深圳等地,禪城的創新能力還是有差距的。”辛煥平表示,在創新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建議禪城加大建設知識產權交易場所,通過知識產權的交易和轉移,把研究成果轉化到產業和市場上。 特色小鎮作為一項國家戰略,各地不能把原本做得好的產業拿出來,改改名字換換噱頭就可以,而是通過產業與科技、人文等融合互通,挖掘出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最終是促進產業的升級、城市形象的提升。 ——區人大代表李新良 》發掘新動能 創建科創裝備特色小鎮串聯產業 在佛山市特色小鎮工作推進會上,市委書記魯毅提到,佛山要以特色小鎮建設為動力,推動佛山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在區人大代表李新良看來,在張槎創建科創裝備特色小鎮,符合目前佛山、禪城、張槎重點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產業方向,更與佛山提出創建面向全球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戰略一致。 “張槎作為禪城的工業重鎮、原佛山國家級高新區的核心區,通過引進、培育,落戶積累了一批高端裝備制造業先進企業,擁有深厚的產業基礎。”李新良表示,張槎轄區有歐洲工業園以及全國首個電源主題產業園——華南創新科技產業園,代表企業有納稅大戶安德里茨、美國和澳大利亞游學海歸創建的格林菲斯建材、制造裝備新秀夸克兄弟,這些企業研發生產動力機械、環保節能、氣墊船、UPS電源、陶瓷機械裝備、陶瓷建材設計等裝備產品。 數據顯示,2016年前十個月,張槎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達到了416多億元,占全區的比例高達76%。李新良表示,這些數據證明了張槎具有打造科創裝備特色小鎮的基礎條件和優勢。此外,張槎有24家裝備制造企業已建立專業研發機構、實驗室,研發創新實力強,國際合作成效明顯。 “打造科創裝備特色小鎮,可以用裝備這個主題串聯起張槎大部分的產業和園區,從而打造科創裝備全產業生態鏈條,促進人才、技術、資本等高端要素向張槎集聚,引領產業創新升級,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創造宜居環境,推進新型城市化進程。”李新良建議,張槎可把科創裝備特色小鎮申請列入佛山市特色小鎮重點培育名單,區鎮聯動成立建設領導小組,以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形成產業定位“特而強”、功能體系“聚而合”、城鎮形態“精而美”、制度設計“活而新”的具體規劃方案并組織實施。 陶瓷小鎮的建設也可以通過陶博會這一抓手,在向外界樹立佛山陶瓷形象的同時,也讓世界各地的商家了解佛山,了解石灣。禪城從2002年舉辦第一屆陶博會開始,至今已經有15年歷史,下一步應該把陶博會進行擴容提質,真正成為佛山,乃至中國陶瓷的一大盛會。 ——區人大代表余敏 》鎮街發力 各鎮街打造各具特色小鎮 位于禪城中心城區的石灣,擁有陶瓷和不銹鋼兩塊閃亮的牌子。區人大代表、石灣鎮街道黨工委書記毛偉鋒表示,下一階段,石灣將圍繞不銹鋼和陶瓷產業打造雙特色小鎮。 毛偉鋒說,石灣將以中國陶谷為抓手,推動陶瓷特色小鎮建設。石灣打造的陶瓷特色小鎮既包括藝術陶瓷,也包括建筑陶瓷。今年陶瓷特色小鎮主要從四方面開展工作。一是載體建設,持續改造提升八大園區的硬件措施,打造更多新亮點;二是環境建設,完善中國陶谷片區內的路網、出入口等建設,計劃把石灣公園北門作為中國陶谷的主入口;三是平臺建設,搭建廣闊平臺,建設人才聚集高地;四是進行整體的宣傳推廣,通過舉辦各類品牌活動等“組合拳”,塑造中國陶谷的形象。 “我們的目標是把中國陶谷打造成中國陶瓷發展的圣地,讓陶瓷小鎮成為有文化、有底蘊、有產業的地方。”毛偉鋒說。 針對不銹鋼小鎮的建設,毛偉鋒談到,去年底,石灣制定了《佛山市石灣(瀾石)不銹鋼互聯網+不銹鋼產業提升計劃》,計劃從2017年~2019年,建成集創業創新、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產業研發、企業發展支持于一體的、國際化的不銹鋼創新小鎮,實現不銹鋼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千億產值支柱產業,屆時,不銹鋼產業貿易額將突破2000億元。 “未來,我們主要通過注入信息化元素,進行線上線下結合,創新銷售模式,推動不銹鋼產業的轉型。”毛偉鋒談到,去年底,石灣(瀾石)不銹鋼線上交易平臺已經啟動,不銹鋼企業既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進行交易,也可以在這里獲取各類數據,來推動企業的下一步的發展。 毛偉鋒表示,同時,石灣還將依托一批產業載體打造不銹鋼產業科技研發聚集地、金融服務區,延伸不銹鋼產業鏈,實現新舊動能平穩接續、協同發力。 除了石灣,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各鎮街突出各自產業優勢開展特色小鎮建設。如南莊打造建陶特色小鎮;張槎謀劃建設時尚針織小鎮、“互聯網+”小鎮;祖廟以文化為旗幟,深耕“豐收街·菁創聚”打造青創小鎮,依托祖廟東華里、蓮升等歷史街區打造旅游文化小鎮。 |